黄昏之后(第二部)

10月 26, 2018 12:00 上午 Published by Leave your thoughts

思考万圣节起源中的传统事物和美国如今的万圣节文化之间的联系,让我想到了我的祖国新加坡华人文化也有类似的传。

我十分赞成保护有些可能被认为只是迷信的传统,尤其是有着超自然成分的那些。我家中长辈都教育我应对逝世的生命持有尊敬心。在八,九月底,中国农历中的第七个月,鬼门关被冲破,持续一个月的中元节开始了。鬼魂在这段时间可以自由地在人间游走,同时,在新加坡,华人家庭会给他们烧冥币纸钱,数额在一万元朝上。谁知道在死后,我们还需要花钱,还需要担心我们的物质生活?包装好的食物会被筷子垂直戳上并留在树根旁,这是象征着让游荡的孤魂野鬼也能享受食物。

平时,我的奶奶在家里放置了一座神龛,在其中摆放了水果用来供奉土地公和观音菩萨, 掌管土地的神仙和仁慈的女神——还有我已故的爷爷。我很喜欢去了解她常做的小仪式,用来祭拜看不见的神灵并祈求保佑家中成员大平安。

当我成年以后,开始不需要再实行宵禁时,我妈妈也比之前宽容了许多——但在每年中元节时期的晚上,她都会在十一点左右打电话给我,提醒我不要在外面呆到太晚。仅仅因此,我就没有理由不相信鬼魂的存在。如果我的妈妈认为小心谨慎是有原因的,我又怎么可能无视她呢?她会警告我不要踩踏在香灰或祭品上,不要朝树上看,如果听到有人在阴暗处喊我的名字时, 谨记千万不要回头。如同活着的会呼吸的人一样,鬼魂随时随地都会和你擦肩而过,有些也有可能不怀好意。在中元节的那个月份,我总想着早点回家,同时我的眼睛也被训练成了时刻盯着自己的脚步,以避免和鬼魂撞上。

与其说是意识到,不如说是再次确认了,尊重逝去的性命是在各个文化中都广泛存在的。我很高兴地认识到,并非所有事物都能被验证或解释,总有一些事情需要依靠信仰支撑,而有时,这不得不令人起一些小小的鸡皮疙瘩。

Tags: , , ,

Categorised in: , ,

This post was written by TransCultural Group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